<tr id="rd4yb"></tr>
    <em id="rd4yb"><span id="rd4yb"></span></em>
    <wbr id="rd4yb"><legend id="rd4yb"></legend></wbr>

      <table id="rd4yb"><span id="rd4yb"><option id="rd4yb"></option></span></table>

      <form id="rd4yb"></form>

        <form id="rd4yb"><legend id="rd4yb"><noscript id="rd4yb"></noscript></legend></form>

        公安機關偵查誹謗罪是否合法(誹謗罪由公安機關偵查嗎)

        在線問法 時間: 2023.12.19
        815
        不涉及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一般誹謗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也就是公安機關是不管的,被害人需要自己到法院起訴,并自行收集被告人的犯罪證據,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可以申請法院調取,申請調取的應提供證據線索,誹謗罪是由公安機關受理嗎法律分析: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誹謗罪是屬于告知才處理的刑事犯罪,所以是屬于自訴案件,公安機關是不受理自訴案件的,當事人應該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問公安機關可以直接受理侮辱誹謗案件嗎。

        誹謗罪是由公安機關受理嗎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誹謗罪是屬于告知才處理的刑事犯罪,所以是屬于自訴案件,公安機關是不受理自訴案件的,當事人應該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誹謗罪是否可以報公安取證

        法律分析:誹謗罪屬于自訴案件,向公安機關報案不能受理,只能自己調查取證,公安機關不能立案偵查。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誹謗罪是公安局立案嗎

        法律分析:不是。不涉及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一般誹謗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也就是公安機關是不管的,被害人需要自己到法院起訴,并自行收集被告人的犯罪證據,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可以申請法院調取,申請調取的應提供證據線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請問公安機關可以直接受理侮辱誹謗案件嗎?

        ?

        侮辱行為的法律理解和適用

        侮辱他人的行為在生活中很常見,公安機關也常常接報侮辱類警情。但是,侮辱行為涉及民事、行政、刑事三類法律的處理,因此,有必要梳理和厘清相關適用的邊界。本文旨在結合具體案例對侮辱行為的法律理解和適用進行梳理和解讀,以期對公安執法有所助益。

        一、侮辱是什么

        (一)基本涵義

        侮辱,詞典中通常的釋義是,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在法律中,通常的表現為對他人的能力、德性、身份、身體狀況等相關方面予以輕蔑的價值判斷的表示,以達到對他人人格或名譽的損害。即使行為人所表示的內容是公知的事實,但只要該內容是毀損他人名譽的事實,就屬于侮辱。例如,即使周圍的人都知道某人是賣淫女,行為人公然辱罵其為“婊子”的,也屬于侮辱。這也是侮辱與誹謗的本質區別。誹謗的核心在于捏造事實,侮辱的核心在于貶損人格。

        (二)表現形式

        侮辱通常的表現形式有四種,分別為:一是言語侮辱,表現為使用言詞對被害人進行詆毀、謾罵。這也是較為常見的侮辱形式。二是書面侮辱,表現為文字或圖畫侮辱,即書寫、張貼有損他人名譽的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標語等。三是動作侮辱,常見的表現是用手勢(豎中指)或者不雅的動作。四是暴力侮辱。這里的暴力不是指殺人、傷害,而是使用暴力敗壞他人的名譽。如扒光男子的衣褲,當眾羞辱,使用強力逼迫他人做難堪的動作;強行將糞便塞入他人口中等。

        二、侮辱的法律判斷及處理方式

        (一)民事侵權行為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因此,侮辱行為在民法上屬于侵犯名譽權的行為,行為人依法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二)治安違法行為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可見,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公安機關應當依法作出罰款或者行政拘留的處罰。

        但是,治安違法中的公然侮辱他人與民事侵權行為一個顯著的區別是侵犯對象范圍不同,前者主要針對自然人,后者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團體。例如侮辱某公司,可以構成民事侵權,但是不屬于治安處罰范圍。

        (三)犯罪行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可見,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侮辱罪。但是,侮辱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除非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否則需當事人自行到法院告訴。

        三、治安案件中侮辱行為的理解和處理

        (一)公然侮辱的理解和處理

        公然,是指當著眾人或者第三人的面,或者是利用可以使不特定的多人聽到、看到的方式,對他人進行侮辱。至于被侵害人是否在場,不影響本行為的成立。

        實踐中,在以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點對點的侮辱行為,常見的二人電話、微信中的侮辱行為,不屬于公然侮辱他人。如山東省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李某某訴成武縣公安局撤銷行政處罰決定案件。2013年3月8日下午16時42分至16時59分,李某某先后用手機5次撥打張某某的電話,時長分別是27秒、16秒、24秒、2秒、3分27秒。張某某在接聽時長為3分27秒通話時在證人吳某、田某某在場的情況下使用免提功能接聽了李某某電話并進行了錄音。通話過程中,原告對張某某使用了侮辱和威脅性的語言。張某某報案后,經調查,成武縣公安局于2013年3月18日以李某某構成公然侮辱他人為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作出對李某某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決定。李某某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成武縣人民政府維持行政處罰。李某某仍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一審、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通過打電話的方式侮辱他人,不屬于采取當眾或者利用能夠使多人聽到或看到的方式,不具有公然性,并不構成《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中的“公然侮辱”,公安機關據此做出相應行政處罰應屬適用法律錯誤,判決撤銷公安機關的行政處罰。但是,法院同時指出多次打電話侮辱他人,應將電話中的口語表達視為語音信息,應當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五)項規定,以發送信息干擾正常生活進行處罰。[參見 《人民司法(案例)》2014年第14期,第77頁。]

        二是雖然未提及姓名,但是當眾辱罵特定人的,構成公然侮辱他人。例如,農村中常見的罵街的行為,雖然未提及被侮辱人的姓名,但是從辱罵語言中提及的特征可以分別出被侮辱人的,可以認定為公然侮辱他人。[ 參見孫茂利主編《法制在線——治安管理處罰法部分(二)》,第35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三是公然侮辱他人應當符合采用不特定或者多數人可能知悉的方式對他人進行侮辱。不特定人,是指對方不是由特定關系所限定的人,例如,在馬路上、街道里謾罵他人的,屬于公然侮辱。多數人并無確定的數量要求,需要聯系行為的時間、場所以及對方與被害人的關系等進行判斷。例如,在被害人工作單位向三位同事侮辱被害人的,則具有公然性。但是,如果僅僅面對著被害人進行侮辱,沒有第三者在場,也不可能被第三者知悉,則不構成公然侮辱。另外,只要不特定的人或者多數人可能知悉,即使現實上沒有知悉,也不影響公然的成立。

        (二)其他侮辱行為的治安處理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還規定了其他侮辱行為。

        一是發送侮辱信息干擾他人生活的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該行為的認定需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必須是多次發送侮辱信息的行為,多次是三次以上。如果是偶爾為之,一般可以予以批評教育,不認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第二就是這些侮辱信息,造成的后果必須是已經干擾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是任意辱罵他人的,屬于其他尋釁滋事行為?!吨伟补芾硖幜P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缎谭ā返诙倬攀龡l規定的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中第(二)項規定: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為了行刑銜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第四項中的其他尋釁滋事行為也應當包含任意辱罵他人,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

        三是侮辱特定對象的,不適用公然侮辱他人,可以結合對象性質分別處理。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侮辱、打擊報復證人及其近親屬的行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其中第(四)項規定: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又比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刊載民族歧視、侮辱內容的行為,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或者在出版物、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刊載民族歧視、侮辱內容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四、刑事案件中侮辱罪的理解和適用

        (一)侮辱罪的成立條件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情節嚴重主要是指以下情形:手段惡劣的,如當眾將糞便塞入他人口中等;侮辱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殺的,因受侮辱導致精神失常的;多次實施侮辱行為的等等。

        綜上,侮辱罪的成立條件需要侮辱的手段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需要結合行為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一般的辱罵、侮辱行為,不宜以侮辱罪處理。

        (二)侮辱罪的適用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侮辱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侮辱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除非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否則需自行到法院告訴。

        如何理解“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對于公安機關十分重要,因為這涉及是否需要公安介入偵查。我認為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其中,第七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需要結合侮辱行為客觀上造成的影響進行綜合判斷,尤其是利用網絡實施侮辱行為的,更要結合社會輿論的反映進行考量。例如《刑事審判參考》第1046號蔡曉青侮辱案。蔡曉青因懷疑徐某在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金碣路32號其“格仔店”服裝店試衣服時偷了一件衣服,于2013年12月2日18時許將徐某在該店的視頻截圖配上“穿花花衣服的是小偷”等字幕后,上傳到其新浪微博上,并以求“人肉搜索”等方式對徐某進行侮辱。同月4日,徐某因不堪受辱在陸豐市東海鎮茫洋河跳水自殺。一、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蔡曉青無視國家法律,因懷疑被害人徐某在其經營的服裝店試衣服時偷衣服,遂在該店的視頻截圖配上“穿花花衣服的是小偷”等字幕后,上傳到其新浪微博上,公然對他人進行侮辱,致徐某因不堪受辱跳水自殺身亡,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侮辱罪。同時,法院認為其利用網絡侮辱他人,造成的影響大,范圍廣,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嚴重后果,屬于嚴重危害社會秩序,陸豐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并無不當。本案中,蔡曉青在新浪微博這一主流網絡媒體上發布微博對被害人徐某進行侮辱,引發網友對徐某的謾罵,使得徐某的社會評價明顯降低,最終導致徐某不堪受辱自殺身亡的嚴重后果,而該后果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嚴重危害了互聯網的安全與管理秩序,屬于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情形,應當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綜上,實踐中當事人報案認為其被侮辱已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告知其自行到法院起訴。如果侮辱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應當立案偵查,按照公訴案件處理。

        五、公安機關辦理侮辱案件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接報侮辱類警情以及處理侮辱案件,要堅持調解化解優先的原則

        侮辱屬于侵犯公民保護公民人格尊嚴和名譽的行為,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民間糾紛引起的。因此,公安機關在辦理由民間糾紛引發的侮辱治安案件過程中,應當堅持做好說理和解釋工作,通過調解手段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避免出現簡單直接處罰導致矛盾激化從而引發更多違法行為的惡性循環。同時,要堅持依法調解、及時調解,避免久調不決,不作為、慢作為的情況。對于調解不成的,應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工作中應當注意方式方法,嚴格遵守工作紀律,避免引發媒體不良炒作,造成負面影響。

        (二)針對公職人員被批評和指責的事件,公安機關應當避免過度介入

        隨著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一些群眾從不同角度提出批評、建議,是行使民主權利的表現。部分群眾對一些社會消極現象發牢騷、吐怨氣,甚至發表一些偏激言論,在所難免。例如2020年貴州畢節的“草包支書”事件。2020年9月5日,畢節市蘭苑花園小區業主任女士在小區業主群質疑:業委會不召開業主大會便擅自讓新物業公司通過試用期,侵犯了全體業主的權利。社區劉支書以“開不開業主大會,怎么開是業委會的事”回應。于是,任女士在另一個業主維權群里截屏轉述了劉支書的話,并跟了一句:“看這個草包支書怎么說的?!?020年11月3日,畢節市公安局七星關分局洪山派出所派出民警,來到任女士的居住地貴陽,將任女士戴上手銬,一路4小時,帶回畢節,行政拘留3天。理由是任女士在社交媒體里說的“看這個草包支書怎么說的”,公然侮辱了劉支書。后續該事件被曝光,引發輿論炒作。

        本事件反映的核心問題是,公職人員面對群眾的批評和指責,應當給予適當的容忍和解釋,公安機關也不應當過度介入,避免激化矛盾。

        (三)對于較為敏感的侮辱案件,應當及時報請上級公安機關指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侮辱行為的案事件層出不窮,同時,網絡事件的蔓延效應往往造成執法機關的被動。因此,辦案民警尤其是基層一線執法民警要切實增強敏感意識、輿情意識,對于可能引起較大社會影響的侮辱案件,尤其是涉及娛樂明星、社會知名人士等敏感身份的案件,要堅持高度負責、全面調查、依法處置。同時,對于此類較為敏感的侮辱治安案件,在作出行政拘留處罰決定前,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指導。

        總之,公安機關在辦理侮辱案件時,要深入細致,辨法析理,努力爭取讓違法犯罪行為人和被侵害人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理結果,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取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中秋節將至

        2021警察專屬月餅火熱訂購中

        全國包郵,新疆西藏也包郵

        想了解更多蜀黍專屬裝備

        2021款春秋長褲(第三代)上線了

        請問公安機關可以直接受理侮辱誹謗案件嗎?

        公安機關可以直接受理侮辱誹謗案件,法律依據如下: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下: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如下: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擴展資料

        1、侮辱罪和誹謗罪所侵犯的客體,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譽。不同之處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進行,而誹謗則必須是捏造事實。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為,而誹謗則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當著被害人的面進行的,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2、侮辱罪是情節犯,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3、《刑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訴才處理,是考慮到侮辱行為大都發生在家庭成員、鄰居、同事之間或日常生活之中,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且社會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數場合下可以通過調解等緩和力式來解決。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實,如果違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起訴訟,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決反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訴才處理”,并不是說不告訴不構成犯罪,而是說不告訴對這種犯罪就不提起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債權轉讓后擔保人是否繼續承擔責任

        債權轉讓后擔保人要繼承承擔責任,債權人轉讓全部或者部分債權,未通知保證人的,該轉讓對保證人不發生效力。保證人與債權人約定禁止債權轉讓,債權人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轉讓債權的,保證人對受讓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 ...
        2024-01-03 15:45

        國家規定借款利率最高多少(網貸24%的利息合法嗎)

        拓展資料: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1.第三十條 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是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 ...
        法律
        556熱度

        農村集體土地是否可以買賣-買賣是否是合法的

        農民集體土地不能買賣。根據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買賣土地,如有違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沒收違法買賣土地所得;如果行為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 ...
        2023-12-07 16:40

        公安機關偵查誹謗罪是否合法(誹謗罪由公安機關偵查嗎)

        不涉及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一般誹謗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也就是公安機關是不管的,被害人需要自己到法院起訴,并自行收集被告人的犯罪證據,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可以申請法院調取,申請調取的應提供證據線索,誹謗罪是由公安機關受 ...
        刑事
        815熱度

        公海是否有禁漁期

        公海有禁漁期。禁漁期是指政府規定的禁止或限制捕撈海內動物的期間。我國自2021年起,在西南大西洋、東太平洋部分公海海域實施公海自主休漁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第三十八條 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方法進行捕撈 ...
        2023-12-13 15:24

        企業借貸是否合法(企業借貸是否合法 lpr)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合法的方式實現融資企業可以通過委托貸款的方式實現融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關于商業銀行開辦委托貸款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委托貸款是指由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委托人提供資金,由商業銀行(即受托人) ...
        法律
        698熱度

        被告是否有權要求證人出庭作出

        被告有權要求證人出庭作證。被告提出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申請,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 ...
        2023-12-29 14:38

        不還錢拘留15天后還會怎么樣(無力償還被拘留15天合法嗎)

        法院執行拘留15天后怎么辦法律主觀:如果拘留滿十五天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放當事人 在沒有起訴之前,一定不能拘留 債務人,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 ...
        法律
        284熱度

        債務人是否可以提前還款

        債務人可以提前還款,但是如果債務人提前還款會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的,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應當由債務人負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條 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是提 ...
        2024-01-03 15:53

        個人存款怎么進行判斷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判斷個人存款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1、看存款的性質。若是該錢款的性質是賠償金或補償金,則應將其認定為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如果只是普通的錢款,且又是在婚后所得的,則該錢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看存款的時間。如果該存款是 ...
        2023-12-14 16:51

        用于賭博的借款是否合法,賭博的借款合法嗎

        借給別人賭博的錢可以要嗎1、法律主觀:借錢給他人賭博的行為不違法,但是賭博行為違法,如果出借人在借款的時候知道對方借款是用于賭博的,則簽訂的借款合同是無效的,該借貸關系不受法律保護,賭博是違法犯罪活動,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 ...
        刑事
        422熱度

        復婚是否要婚姻狀況證明

        復婚要婚姻狀況證明。法律規定,復婚需要帶的材料是戶口本;居民身份證或軍人(含武裝警察)身份證件;所在單位、居(村)委員會出具的婚姻狀況證明,雙方之前的離婚證或離婚判決書。法律規定,對于當事人的復婚申請,民政局應按照結婚登記程序辦理,并在 ...
        2023-12-29 14:54

        起訴后撤訴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后撤訴訴訟時效法律主觀: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 ...
        法律
        93熱度

        偵查過程是否可以聘請律師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的咨詢、代理申訴、控告,法律主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 ...
        婚姻
        498熱度

        法律規定施工合同分包是否合法

        違法分包的處罰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3.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 ...
        合同
        345熱度

        定金不能超過20%是否合法(定金不能退合法嗎)

        定金是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一方給付定金給另一方作為債權的擔保,但是定金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2、違約行為與合同目的落空之間要有因果關系:違約行為或合同未能實現,不是導致雙倍返還定金的必然結果,只有二者同時具備且存在一定 ...
        民事
        803熱度

        婚姻存續期間一方的債務是否需要另一方承擔

        參考資料來源:黑龍江友誼縣法院網-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夫妻一方的債務需另一方承擔嗎夫妻一方的債務另一方不需要償還,只有夫妻共同債務才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償還,夫妻共同債務要有夫妻共 ...
        法律
        616熱度

        法律規定施工合同分包是否合法

        違法分包的處罰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3.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 ...
        合同
        0熱度

        以離婚為前提的婚內財產協議是否有效

        婚內財產公證未離婚是否有效法律分析:1.婚內財產公證未離婚是有效的,夫妻雙方可以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進行約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 ...
        法律
        219熱度

        民法典繼承新規定(民法典繼承新規定繼承如果存在欺詐是否合法)

        民法典關于法定繼承人的規定法律主觀:一、民法典規定法定繼承人有哪些1、配偶、父母、子女、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或者喪偶女婿、名為養孫子女的養子女、代位繼承人、胎兒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適用法定繼承時, ...
        法律
        481熱度
        m麻豆freesex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