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商業險是否賠償(肇事逃逸商業險是否賠償受害者)
交通事故逃逸商業險是否免賠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下,商業險是不賠償的,因為已經構成了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六十五條 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未向該第三者賠償的,保險人不得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肇事逃逸商業險怎么理賠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商業險不理賠。肇事逃逸負全責。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被保險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第九條 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商業險可以賠嗎
法律分析:如果是發生交通肇事逃逸的,這屬于商業保險的免賠范圍,也就是說商業保險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做出賠償的。但如果是交強險的話,則保險公司必須在責任范圍和責任限額內做出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 交通事故責任承擔主體賠償順序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條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從該條的規定可以看出,無論肇事司機是誰,都應當承擔全部責任,即使能夠證明原告存在過錯,肇事司機也要承擔部分責任。無論肇事司機承擔全部責任還是部分責任,保險公司都應當在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逃逸商業險是否理賠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商業保險合同是否應該賠償,關鍵看其免責條款是否做了特別提示,如果沒有明確提示及明確說明,免責條款就不發生法律效力。保險公司應當予以賠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十七條 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肇事逃逸商業險如何理賠
法律分析:逃逸屬于逃避責任,這種行為保險公司是不會賠付的。發生意外事故時,保險車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一)除非另有約定,發生保險事故時無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合法有效的行駛證、號牌,或臨時號牌或臨時移動證;(二)未在規定檢驗期限內進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或檢驗未通過;(三)保險車輛在競賽、檢測、修理、養護,被扣押、征用、沒收,全車被盜竊、搶劫、搶奪期間;(四)牽引其他未投保交強險的車輛或被該類車輛牽引;(五)保險車輛轉讓他人,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履行本保險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條款”第十五條規定的通知義務的,因轉讓導致保險車輛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保險事故。發生意外事故時,駕駛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一)未依法取得駕駛證、持未按規定審驗的駕駛證、駕駛與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不符的機動車的;(二)駕駛人在駕駛證丟失、損毀、超過有效期或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或記分達到12分,仍駕駛機動車的;(三)學習駕駛時無教練員隨車指導的;(四)實習期內駕駛載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劇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機動車的,或駕駛機動車牽引掛車的;(五)飲酒或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麻醉藥品的;(六)未經被保險人同意或允許而駕車的;(七)利用保險車輛從事犯罪活動;(八)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或駕駛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保險車輛或者遺棄保險車輛逃離事故現場,或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九)依照法律法規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不允許駕駛保險車輛的其他情況下駕車。
法律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第九條 被保險機動車在本條(一)至(四)之一的情形下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傷需要搶救的,保險人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書面通知和醫療機構出具的搶救費用清單后,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制定的交通事故人員創傷臨床診療指南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標準進行核實。對于符合規定的搶救費用,保險人在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墊付。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保險人在無責任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墊付。對于其他損失和費用,保險人不負責墊付和賠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的;
(二)駕駛人醉酒的;
(三)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四)被保險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
對于墊付的搶救費用,保險人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商業險是否賠償
法律主觀:
1、肇事逃逸時保險公司是要賠償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條: 機動車駕駛人 發生 交通事故后逃逸 ,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或者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 道路交通事故 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后,其管理機構有權向 交通事故責任人 追償。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條 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人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或者搶救費用超過強制保險責任限額,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后,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對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保險公司只賠付交強險,商業險不進行賠償。第一,對于交強險部分,相關法律并未將肇事逃逸歸入保險公司的免責事由之內,且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第二,對于商業險部分,在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中,交通肇事逃逸的影響只及于事故發生之后,投保人只應對逃逸行為擴大損害的部分負責。保險人以肇事逃逸由為免除自己的全部賠償責任,違反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保險法的規定,屬于無效條款。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給予賠償的情況:1、機動車損失保險中應當由第三方負責賠償而無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違反安全裝載規定增加的;3、被保險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選擇自行協商方式處理交通事故,卻又不能證明事故原因的;4、投保時指定駕駛人,保險事故發生時為非指定駕駛人使用被保險機動車而增加的;5、投保時約定行駛區域,保險事故發生在約定行駛區域以外而增加的;6、因在保險期間內發生多次保險賠償而增加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百萬購車補貼
逃逸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嗎
逃逸事故保險公司不賠償。商業險中肇事逃逸是免責情況之一,因此商業險不能獲得賠付。在我國法律的規定中,商業保險的免責情況就包括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但是,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保險公司都免責。
交通肇事逃逸不予賠付的約定屬于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對免責條款有提示注意和解釋說明的義務。
保險公司理賠需要提供的必備資料(如無特殊說明,所有資料均要求原件):
1、理賠申請書。
2、保險合同。
3、事故保險金受益人的身份證件或戶籍證明。
4、事故保險金受益人與被保險人關系證明:如戶口簿、結婚證、親屬關系證書等。
5、若未指定受益人或指定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發生事故,請提供法定繼承人公證文件。
6、被保險人的身份證件、醫院或公安部門出具的醫學死亡證明、戶籍注銷證明、喪葬證明。
7、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等有關的其他證明文件和資料。
8、若因意外原因導致事故,請提供意外事故證明。
交通事故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如下:
1、報案
當您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立即向事故發生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同時在48小時內通知保險人,否則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投保人應盡快向保險公司報案,可以電話報案,也可直接去報案。
2、勘驗
保險公司應主動到事故現場進行勘驗,對事故車輛進行定損。交通警察到達事故現場后,要先搶救傷者,然后對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對未逃逸的交通事故,而且不需要檢驗鑒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10日內做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對需要檢驗鑒定的,應當在5日內進行檢驗鑒定,然后做出認定書。
3、辦理理賠手續
投保人到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應攜帶行駛證,保險合同、事故責任認定書等相關證件。保險公司應在48小時內對車輛進行定損,投保人在車輛沒有定損之前不能修理車輛。保險公司應該出具車輛定損清單,明確更換配件,修復車輛的費用和工時。
4、簽字
投保人如對上述清單無爭議簽字即生效,作為保險公司理賠的依據。如果有爭議則可以拒絕簽字。在投保人對定損清單沒有爭議的情況下,投保人可以修復車輛,并按以下程序進行理賠。
(1)投保人將修理廠的發票,明細清單,定損單,行駛證,保險合同交給保險公司。
(2)與保險公司達成協議之后,保險公司應在十日內支付保險賠償金。如保險公司認為投保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應在兩個月內按可鑒定的最低額先行賠付。
(3)領取理賠通知單,領取保險金。
(4)如果保險公司在兩個月內拒絕出具理賠通知單,并在兩個月內不予賠償,投保人也可以向保險公司所在地或車輛注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保險公司在收到投保人的有關保險事故的證據材料后,應當向投保人出具證據清單并簽字蓋章。
交通事故當事人向交警申請調解: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86條,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復核結論之日起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1、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賠償,不是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爭議解決的必經程序,是否調解由當事人自己決定,而不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職權行為。
2、在交通事故辦案人員主持下調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事故損害的調解是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損害賠償調解應在交通事故辦案人員主持下進行。調解的時間,地點,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指定。在調解過程中,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項目、標準、賠償總額等進行協商,從而達成協議。
3、調解達成的協議容易履行。調解賠償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愿,更易于各方當事人接受,履行調解協議時相對順利。能促進各方當事人間的團結。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只靠雙方自覺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當事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賠償調解不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危險駕駛罪】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商業險必須賠償
法律分析:發生交通事故,如果肇事司機逃逸的,屬于商業險的免責條款,不予賠償。
法律依據:
《商業第三者責任險保險條款》
第七條:下列情況下,不論任何原因造成的對第三者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
(一)地震、戰爭、軍事沖突、恐怖活動、暴亂、扣押、罰沒、政府征用;
(二)競賽、測試,在營業性維修場所修理、養護期間;
(三)利用保險車輛從事違法活動;
(四)駕駛人員飲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藥物麻醉后使用保險車輛;
(五)保險車輛肇事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