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級交通傷殘賠償價格表(1-10級交通傷殘賠償價格表圖片)
傷殘等級1-10賠償標準
1至10級傷殘賠償標準如下:
1、一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
2、二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3、三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
4、四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5、五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6、六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7、七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8、八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9、九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10、十級傷殘賠償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1—10級傷殘賠償價格表?
一、1級至4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注:一到四級傷殘單位不能和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二、5級至10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
1、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2、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車禍1—10級傷殘賠償標準金額
法律分析:
2021年成都車禍賠償標準:
1、死亡賠償金計算公式
城鎮居民:按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
A 年齡 X60歲 22368元/年×20年=447360元
B 年齡60歲X75歲 22368元/年×(80-X)年=元
C 年齡 X75歲 22368元/年×5年=111840元
農村居民:按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
A 年齡 X60歲: 7895元/年×20年=157900元
B 年齡60歲X75歲 7895元/年×(80-X)=元
C 年齡 X75歲 7895元/年×5年=39475元
2、喪葬費
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新標準尚未發布,老標準為:37924元/年÷2=18962元
3、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傷殘等級賠償系數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3.6等級劃分:本標準根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狀況,將受傷人員傷殘成都劃分為10級,從第1級(100%)到第10級(10%),每級相差10%。
城鎮標準:十級:44736元,九級:89472元,八級:134208元,七級:178944元,六級:223680元,五級:268416,四級:313152元,三級:357888,二級:402624,一級:447360元。
農村標準:十級:15790元,九級:31580元,八級:47370元,七級:63160元,六級:78950元,五級:94740元,四級:110530元,三級:126320元,二級:142110元,一級:15790元。
4、誤工費
[國家賠償的標準]月工資=32784元/年÷12月=2732元/月日工資=2732元/月÷21.75日=125.6元/日(勞社部發【2008】3號)無收入證明,參照同行業或相近行業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
5、護理費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颈镜厮痉▽嵺`操作標準80元/天】
6、交通費
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7、住院伙食補助費
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冻啥夹姓聵I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川財行[2007]227號】2007.9.6)第13條確定: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為50元/日【本地司法實踐操作標準為30元/天】
8、營養費
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9、被撫養人生活費
1.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以下數據僅指受害人為唯一撫養人的賠償指數)
A 年齡 X18歲: 15050元/年×(18-X)年=元
B 年齡60歲X75歲 15050元/年×(80-X)年=元
C 年齡 X75歲 15050元/年× 5年=75250元
2.農村按農村標準依此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八條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 [4] 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第十九條 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制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第二十條 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輔助器具費的,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賠償義務人的給付能力和提供擔保的情況,確定以定期金方式給付相關費用。但是,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已經發生的費用、死亡賠償金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律文書中明確定期金的給付時間、方式以及每期給付標準。執行期間有關統計數據發生變化的,給付金額應當適時進行相應調整。
定期金按照賠償權利人的實際生存年限給付,不受本解釋有關賠償期限的限制。
傷殘鑒定等級1-10賠償標準
傷殘鑒定等級1-10賠償標準如下:
1、一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
2、二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3、三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
4、四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5、五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6、六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7、七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8、八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9、九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10、十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一至十級傷殘鑒定的標準,是根據職工的器官損害程序、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等因素確定,具體如下:
1、一級傷殘,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識消失,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
2、二級傷殘,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不能工作,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3、三級傷殘,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4、四級傷殘,一手全肌癱肌力小于等于2級;腦脊液漏伴有顱底骨缺損不能修復或反復手術失??;面部中度毀容;全身瘢痕面積大于等于60%,四肢大關節中1個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大于等于1/2并有輕度毀容;雙拇指完全缺失或無功能等;
5、五級傷殘,不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具有多項者;全身瘢痕占體表面積大于等于50%,并有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大于等于1/3并有毀容標準之一項;脊柱骨折后遺30以上側彎或后凸畸形,伴嚴重根性神經痛等;
6、六級傷殘,撕脫傷后頭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后遺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經病;單純一拇指完全缺失等;
7、七級傷殘,燒傷后顱骨全層缺損大于等于30cm2,或在硬腦膜上植皮面積大于等于10cm2;頸部瘢痕攣縮,影響頸部活動;全身瘢痕面積大于等于30%;面部瘢痕、異物或植皮伴色素改變占面部的10%以上等;
8、八級傷殘,雙足部分肌癱肌力4級;單足部分肌癱肌力小于等于3級;腦葉切除術后無功能障礙;符合重度毀容標準之一項者;面部燒傷植皮大于等于1/5;面部輕度異物沉著或色素脫失;雙側耳廓部分或一側耳廓大部分缺損等;
9、九級傷殘,頸部外傷致頸總、頸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橋手術后無功能障礙;符合中度毀容標準之二項或輕度毀容者;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他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等;
10、 十級傷殘,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等。 每級的嚴重程度相差10%。
申請傷殘鑒定的流程如下:
1、提出傷殘鑒定申請。當事人出院后,攜帶醫療票據、診斷證明和病例委托專門的殘疾鑒定機構鑒定;
2、鑒定機構受理當事人申請后,應當攜帶本人的案件、診斷證明等材料,由鑒定人員現場鑒定;
3、鑒定機構將根據當事人的傷情,在一定期限內出具是否構成殘疾和傷殘程度的鑒定意見;
4、鑒定意見將作為索賠金額的參考依據。
10級傷殘賠償價格表?
10級傷殘賠償價格表如下:一、頭部傷殘:1級:50萬元2級:40萬元3級:30萬元4級:20萬元5級:10萬元二、軀干傷殘:1級:40萬元2級:30萬元3級:20萬元4級:10萬元5級:5萬元三、四肢傷殘:1級:20萬元2級:15萬元3級:10萬元4級:5萬元5級:2.5萬元四、眼部傷殘:1級:20萬元2級:15萬元3級:10萬元4級:5萬元5級:2.5萬元五、耳部傷殘:1級:15萬元2級:10萬元3級:7.5萬元4級:5萬元5級:2.5萬元六、口腔部傷殘:1級:15萬元2級:10萬元3級:7.5萬元4級:5萬元5級:2.5萬元七、其他部位傷殘:1級:10萬元2級:7.5萬元3級:5萬元4級:2.5萬元5級:1萬元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鑒定標準》(第四版)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六節,第十級傷殘的賠償標準如下:一、身體損傷:1、出現明顯的身體殘疾,如雙肢或四肢殘缺、面部畸形、脊柱、顱骨等結構性損傷,或者身體機能明顯受損;2、身體機能明顯受損,但未出現明顯的殘疾;二、精神損害:1、出現明顯的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焦慮癥、多動癥等;2、精神狀態明顯受損,但未出現明顯的精神障礙。根據上述規定,第十級傷殘的賠償價格由當地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
車禍傷殘等級1-10級賠償標準
傷殘等級作為賠償標準的系數,即一至十級對應百分比系數分別為100%至10%,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1、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
2、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傷殘系數*賠償年限。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10級,從第Ⅰ級(100%)到第Ⅹ級(10%),每級相差10%。
一、車禍1—10級傷殘鑒定標準賠償
1、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各種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如下:
①醫療費。 醫療費包括當事人為治療傷疾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藥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后續治療等費用。
②誤工費。 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③護理費。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④交通費。 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以及參與死亡事故處理的死者親屬(不得超過三人)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⑤住宿費。 當事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從外地到本市處理交通事故,實際發生的住宿費。
⑥住院伙食補助費。 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⑦營養費。 營養費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出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傷殘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及營養費支出憑證確定。
⑧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傷殘等級,按照當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⑨殘疾輔助器具費。 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
⑩喪葬費。 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_被扶養人生活費。 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當地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_死亡賠償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二、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1、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3、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4、符合中度毀容標準之一項者;
5、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 cm2(注:2為平方);
6、全身瘢痕面積
7、外傷后受傷節段脊柱骨性關節炎伴腰痛,年齡在50歲以下者;
8、稚間盤突出癥未做手術者;
9、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10、指端植皮術后(增生性瘢痕1 cm2(注:2為平方)以上);
11、手背植皮面積>50 cm2(注:2為平方),并有明顯瘢痕;
12、手掌、足掌植皮面積>30%者;
13、除拇指外,余3~4指末節缺失;
14、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缺失,
15、足背植皮面積>100 cm2(注:2為平方);
16、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
17、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
18、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ii度及_度以上者;
19、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眼矯正視力≥0. 8
20、雙眼矯正視力≤0. 8
21、一側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22、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23、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行成形手術后矯正者,
24、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后人工晶狀體眼,矯正視力正常者;
25、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矯正視力正常者;
26、晶狀體部分脫位;
27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28、眼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29、外傷性瞳孔放大,
30、角鞏膜穿通傷治愈者;
31、雙耳聽力損失≥26 db,或一耳≥56 db;
32、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并足站立;
33、鉻鼻?。o癥狀者);
34、嗅覺喪失;
35、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36、一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i度;
37、鼻竇或面頰部有異物未取出;
38、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39鼻中隔穿孔;
40、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41、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后,胸膜粘連增厚;
42、開胸探查術后;
43、肝外傷保守治療后;
44、胰損傷保守治療后;
45、脾損傷保守治療后;
46、腎損傷保守治療后;
47、膀胱外傷保守治療后;
48、卵巢修補術后;
49、輸卵管修補術后;
50、乳腺修補術后;
51、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52、慢性輕度磷中毒;
53、工業性氟病i期;
54、煤礦井下工人滑囊炎;
55、減壓性骨壞死i期;
56、一度牙酸蝕病;
57、職業性皮膚病久治不愈。
58、慢性重度磷中毒;
三、7級傷殘賠償標準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四、等級劃分
1、等級
①一級傷殘: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活動能力完全喪失。
②二級傷殘: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各種活動受限。
③三級傷殘: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要經常有監護人;明顯的職業受限。
④四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職業種類明顯受限;時常需要幫助。
⑤五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明顯減輕工作,有時需要有監護人。
⑥六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以及不能勝任原工作,并且條件性的需要幫助。
⑦七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是也能部分代償;對于較復雜的工作不能夠勝任從事;長時間的活動會受到限制。
⑧八級傷殘: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能夠從事復雜的工作;社交能力受到約束。
⑨九級傷殘: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都下降;社交能力大部分受限。
⑩十級傷殘: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社交能力部分受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第五條一次性賠償金按照以下標準支付:
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
前款所稱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二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交通事故1—10級傷殘賠償價格表
賠償金額并沒有固定的,很多情況都能影響金額變動,例如個人收入情況、傷勢恢復程度、車禍的責任劃分、地區的賠償制度等,所以具體的金額都是要看最終的判定。
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最新標準的具體內容,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分為十個等級,根據生理、心理方面的程度進行區分,但傷殘鑒定不包括傷者死亡,交通事故的賠償將根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結果確定。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33條第3款、第32條。
(八)傷殘補助金
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注: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注: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1—10級傷殘賠償價格表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法律分析: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至十級傷殘,勞動關系終止或解除的,還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至十級傷殘,至少有一般的人身損害和工傷兩種傷殘標準,兩個標準的賠償金計算方式不同。簡而言之:對一般的人身損害的,按《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另外,還有精神損害撫慰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意見有不同的標準。至于其他賠償項目,根據具體情況計算。
法律依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如果受了工傷的,可以去當地的劍門鑒定機關進行鑒定,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如果鑒定之后確實屬于工傷的,可以向政府申請工傷賠償,一般是保險進行支付的。
車禍1—10級傷殘賠償價格表,車禍傷殘等級1-10級賠償標準
車禍1到10級傷殘賠償價格賠償標準如下:
1、一級:活動能力完全喪失,說白了就是純粹癱瘓了不能動,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2、二級:雖然沒有癱瘓但是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忙。
3、三級:不能自己完全獨立生活,需要有親人或者其他人陪伴生活。
4、四級: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職業種類明顯受限,時常需要幫助。
5、五級: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工作能力只能做輕松的工作,并且有時需要有親人在跟前。
6、六級:日常生活能力受限不嚴重,但能部分代償,并且條件性的需要親人或者他人幫助。
7、七級:日常生活能力很少受限制,但是也能部分代償,可以做基礎的工作,但是不能長時間的活動,這樣會受到限制。
8、八級: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能夠從事復雜的工作,但是在社交能力方面會受到約束。
9、九級:日?;顒幽芰π〔糠质芟?,工作和學習能力不強,社交方面能力受限。
10、十級: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社交能力一點受限。
也就是說,它們是根據受害者的輕重緩急來實際判斷具體的傷殘等級的,并且受害人剛剛出院就可以判定傷殘等級。
總結來說,大家一定要記住,等出院三個月以后或者是三個月以內都可以去進行傷殘鑒定以維護自身最大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