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借款利息怎么算(長期借款利息怎么算分錄)
長期借款利息怎么計算
長期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這么計算:
1、只按借款本金計算利息,其前期產生的尚未償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
2、計算借款利息時,不僅本金需要計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滾動計算利息。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長期借款利息計入什么科目呢
長期借款利息計入什么科目呢
長期借款的利息要根據還錢的情況來分析,因為題目所述的情況里面是一次還本付息,故應該計入"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
長期借款利息計算方式如下:
(1)長期借款如果是一次還本,分期付息,那么就應計入應付利息科目中.
(2)長期借款如果是一次還本付息,則應計入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中.
企業長期借款的方式都有哪些?
設置"長期借款"賬戶,用來核算各種長期借款的借入、應計利息、歸還和結欠情況.該賬戶屬于負債類,其貸方登記借入的款項及預計的應付利息;借方登記還本付息的數額;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數額.
該賬戶應按貸款單位設置明細賬,并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需要說明的是,預計的長期借款利息應通過"長期借款"賬戶進行核算,而不是記入"預提費用"賬戶.長期借款費用應根據長期借款的用途和期間分別記入"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賬戶.
企業借入長期借款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是將借款存入銀行,由銀行監督隨時提取;
二是由銀行核定一個借款限額,在限額內隨用隨借,在這種方式下,企業在限額內借入的款項按其用途直接記入"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賬戶.企業長期借款的償還也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也可以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還可以是分期還本付息.
長期借款利息計入什么科目?整體上來說,
請問長期貸款利息怎么算
請問長期貸款利息怎么算?
1、所謂長期貸款,通常就是指那些貸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貸款,比如說住房貸款。而要計算長期貸款的利息,主要得看借款人選擇的還款方式是怎樣的,以及獲批的貸款金額,還有貸款利率是多少。
2、長期貸款的利息計算起來一般會比較復雜,通常不會像短期貸款那樣,按照:“利息=貸款金額×貸款利率×貸款期限”的計算公式來計算。
3、比如說住房貸款,一般會按照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這兩種還款方式來還款。而其中等額本息這一還款方式的利息計算公式就是:利息=[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貸款本金;等額本金這一還款方式的利息計算公式則是:利息=(還款月數+1)×貸款本金×月利率÷2。
更多關于長期貸款利息怎么算,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長期借款利息怎么算
長期借款利息為本金乘以年利率為年利息,計提利息后分錄為:借:財務費用、管理費用或在建工程等貸:應付利息或長期借款-應計利息。借款利息是包括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資金發生的利息、發行公司債券發生的利息,以及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帶息債務所承擔的利息等。
長期借款利息如何記賬
1、企業取得長期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本金
2、企業支付長期借款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3、到期一次還款付息時:
借:長期借款——本金
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貸:銀行存款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
企業取得長期借款,然后支付長期借款利息,最后到期一次還款付息,應當通過“長期借款”相關二級科目以及“應付利息”等科目核算。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應付利息是指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的利息。
長期借款計算公式是什么?
對長期借款的利息計算,我國目前有單利和復利兩種方法。
單利是指在計算借款利息時,只按借款本金計算利息,其前期產生的尚未償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的計息制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借款利息金額=本金x利率x期數
由于長期借款的金額一般較大,因此,在會計核算中,依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重要性原則,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計提。每期計提的計算公式如下:
每期借款利息=本金x相應期限的利率
復利是指在計算借款利息時,不僅本金需要計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滾動計算利息的計息制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借款期內利息總額=本金x(1 利率)期數-本金=本金x[(1 利率)期數-1]
當期借款利息=(本金 截至本期期初累計未付的利息)x相應期限的利率
按照國際慣例,長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復利法計算。在我國的會計實務中,常常根據借貸雙方的約定,采用單利法計算利息。
長期借款的賬務處理:
(一)取得長期借款
企業借入長期借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長期借款——本金”科目;如存在差額,還應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二)發生長期借款利息
長期借款利息費用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利息費用應按以下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屬于籌建期間的,計入管理費用;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計入財務費用。
如果長期借款用于購建固定資產的,在固定資產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應當資本化的利息支出數,計入在建工程成本。長期借款的應付利息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
銀行長期貸款利息計算長期貸款利息計算
長期借款年利率怎么算
對長期借款的利息計算,我國目前有單利和復利兩種方法:
1、單利是指在計算借款利息時,只按借款本金計算利息,其前期產生的尚未償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的計息制度。其計算公式如下:借款利息金額=本金x利率x期數。
由于長期借款的金額一般較大,因此,在會計核算中,依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重要性原則,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計提。每期計提的計算公式如下:每期借款利息=本金x相應期限的利率。
2、復利是指在計算借款利息時,不僅本金需要計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滾動計算利息的計息制度。其計算公式如下:借款期內利息總額=本金x(1利率)期數-本金=本金x[(1利率)期數-1]。當期借款利息=(本金截至本期期初累計未付的利息)x相應期限的利率。
按照國際慣例,長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復利法計算。在我國的會計實務中,常常根據借貸雙方的約定,采用單利法計算利息。
拓展資料:
(一)、一次性還本付息
企業向金融機構或其他單位借入的長期借款,一般都是按復利法逐年計算利息,到期時一次性還本付息。
[例]某股份制企業于20x0年年初向銀行借入5年期的長期人民幣借款800000元,年利率為10%,每年復利一次,到期時一次性還本付息。
該借款每年年末計提的利息費用如下:
第一年:800000x10%=80000(元)
第二年:880000x10%=88000(元)
第三年:968000x10%=96800(元)
第四年:1064800x10%=106480(元)
第五年:1171280x10%=117128(元)
該項借款的5年利息總額為:
800000x[(110%)5—1]=488408(元)。
(二)、分期償還本息
在實務中,有些借款合同約定長期借款分期償還,即企業取得長期借款后,分期、分批地償還借款的本金和利息。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企業歸還了一部分本金和利息,以后計提利息時就只計提未償付的本金和利息部分的利息,而不需再計提已償付的本金和利息部分的利息。例如,在例1中,約定于第四年年末償付第四年年末時本利和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前4年年終計提的利息費用不變,其他計算如下:
第四年年末償付的金額=800000x(110%)x4x50%=585640(元)
第五年計提的利息費用=585640x(110%)=644204(元)。
(三)、分期付息、到期還本
有時候,貸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間每年年終計算并支付利息,到期時一次性歸還本金。在這種情況下,每年支付的利息費用相等,即:
利息費用=本金x年利率。
若其他條件不變,利息于每年年終支付,則每年年終支付的利息為:
800000x10%=80000(元)。
(四)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取得的專門借款,在符合前述資本化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計算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并將其計入固定資產的購建成本。
按照我國借款費用會計準則的規定,利息資本化金額的確定應與發生在固定資產購建活動上的支出掛鉤。在應予資本化的每一個會計期間,因購置或建造某項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利息,其資本化金額應為至當期末止購置或建造該項固定資產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資本化率;如果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還應當將每期應攤銷的折價或溢價金額作為利息的調整額,對資本化率作相應調整。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公式為:每一個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x資本化率。
其中,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應按每筆資產支出金額乘以每筆資產支出占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計算確定。其計算公式為: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每筆資產支出金額x每筆資產支出占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資本化率應當分別不同情況,按下列原則確定:
1.為購建固定資產只借入了一筆專門借款,資本化率即為該項借款的利率。如果該專門借款存在溢價或折價,則應確定該筆借款各期的資本化率。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或折價時,該借款內含的實際利率即為各期的資本化率;當采用直線法攤銷溢價或折價時,應按各期實際利息(名義利息加減溢折價攤銷額)除以期初借款的賬面價值計算。
2.為購建固定資產借入一筆以上的專門借款,則資本化率應為這些專門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在這些借款都沒有溢價或折價的情況下,加權平均利率的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專門借款本金的加權天數x100%。
其中,專門借款本金的加權平均數是指各專門借款的本金余額在會計期間內的加權平均數,其計算應根據每筆專門借款的本金乘以該借款在當期實際占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確定。計算公式為:專門借款本金的加權平均數=∑(每筆專門借款的本金x每筆專門借款實際占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如果專門借款存在溢價或折價,則同樣應當分別確定各期的實際利息,并按期初借款的賬面價值作為本期借款本金計算。
貸款利息計算公式
1.月利率:即按月計算的利息。其計算方法為:月利率=年利率÷12(月)。
2.日利率:日利率稱為日利率,以日為計息周期計算。其計算方法為: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3.年利率:通常以本金百分比的形式,按年計算利息。其計算方法為:年利率=利息÷本金÷時間×100%。
4.年化利率:指產品固有收益率折現到全年的利率,與年利率的計算方法有較大區別。假設某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期限為A年,收益率為B,則年化利率R計算為R=(1B)A-1。
5.等額本息計算公式:[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6.平均資金的計算公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還款月數)(本金-已還本金累計額)×月利率。
擴展信息:
銀行貸款是指銀行根據國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將資金貸給有需要的人,并約定在規定的期限內歸還的一種經濟行為。一般需要擔保,房屋抵押,或者收入證明和良好的個人征信才能申請。
而且在不同的國家,一個國家的不同發展時期,按照各種標準分類的貸款種類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美國的工商貸款主要有普通貸款額度、流動資金貸款、備用貸款承諾、項目貸款等。,而英國的工商貸款多采取票據貼現、信用賬戶和透支賬戶的形式。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銀行貸款有不同的類型。比如:
1.根據還款期限不同,可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
2.根據還款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活期貸款、定期貸款和透支;
3.根據貸款的目的或對象,可分為工商貸款、農業貸款、消費貸款、證券經紀人貸款等。
4.根據貸款擔保條件的不同,可分為票據貼現貸款、票據抵押貸款、商品抵押貸款、信用貸款等。
5.按貸款金額可分為批發貸款和零售貸款;
6.根據利率協議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固定利率貸款和浮動利率貸款,等等。
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貸款。短期貸款一般用于借款人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要。
短期貸款的幣種包括人民幣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可兌換貨幣。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期限一般為半年左右,最長不超過一年;短期貸款只能展期一次,展期不能超過原期限。
貸款利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利率政策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根據貸款性質、幣種、用途、方式、期限和風險等因素確定,其中外匯貸款利率分為浮動利率和固定利率。貸款合同中注明了貸款利率,客戶在申請貸款時可以查詢。逾期貸款按規定罰息。
短期貸款的優勢是利率相對較低,資金的供給和償還相對穩定。缺點是不能滿足企業的長期資金需求。同時,由于短期貸款采用固定利率,企業的利益可能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
銀行貸款利息計算公式是什么?
利息計算公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人民幣業務的利率換算公式為(注:存貸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第二,銀行可采用積數計息法和逐筆計息法計算利息。
1.積數計息法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賬戶余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利率計算利息。計息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其中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合計數。
2.逐筆計息法按預先確定的計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貸款期限逐筆計算利息,具體有三: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
同時,銀行可選擇將計息期全部化為實際天數計算利息,即每年為365天(閏年366天),每月為當月公歷實際天數,計息公式為:
③利息=本金×實際天數×日利率
這三個計算公式實質相同,但由于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采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
拓展資料:
貸款利息,是指貸款人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人手中獲得的報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銀行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確定,當事人只能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圍內進行協商。貸款利率高,則借款期限后借款方還款金額提高,反之,則降低。決定貸款利息的三大因素:貸款金額、貸款期限、貸款利率。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_貸款利息
請問長期貸款利息怎么算?
1、所謂長期貸款,通常就是指那些貸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貸款,比如說住房貸款。而要計算長期貸款的利息,主要得看借款人選擇的還款方式是怎樣的,以及獲批的貸款金額,還有貸款利率是多少。
2、長期貸款的利息計算起來一般會比較復雜,通常不會像短期貸款那樣,按照:“利息=貸款金額×貸款利率×貸款期限”的計算公式來計算。
3、比如說住房貸款,一般會按照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這兩種還款方式來還款。而其中等額本息這一還款方式的利息計算公式就是:利息=[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貸款本金;等額本金這一還款方式的利息計算公式則是:利息=(還款月數1)×貸款本金×月利率÷2。
長期借款利息和短款借款利息分別怎么計算?
對長期借款的利息計算,我國目前有單利和復利兩種方法。
單利是指在計算借款利息時,只按借款本金計算利息,其前期產生的尚未償付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的計息制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借款利息金額=本金×利率×期數
由于長期借款的金額一般較大,因此,在會計核算中,依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重要性原則,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需要在每期期末逐期計提。每期計提的計算公式如下:
每期借款利息=本金×相應期限的利率
復利是指在計算借款利息時,不僅本金需要計算利息,而且前期未付的利息并入本期本金滾動計算利息的計息制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借款期內利息總額=本金×(1+利率)期數-本金=本金×[(1+利率)期數-1]
當期借款利息=(本金+截至本期期初累計未付的利息)×相應期限的利率
按照國際慣例,長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復利法計算。在我國的會計實務中,常常根據借貸雙方的約定,采用單利法計算利息
短期借款利息一般是按單利計算,計算公式和長期利息的單利計算一樣
擴展資料:
與之相對的是長期借款。在中國的會計實務而言,短期借款是指企業為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或為抵償某項債務而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外單位借入的、還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借款。短期借款主要有經營周轉借款、臨時借款、結算借款、票據貼現借款、賣方信貸、預購定金借款和專項儲備借款等等。
短期借款核算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種借款。
(一)企業借入的各種短期借款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二)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計算確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直接支付】
應付利息【月末計提】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三)歸還借款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短期借款的利息結算方式:
短期借款的利息結算方式分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方式。
如果企業的短期借款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歸還本金時一并支付、且數額不大的,可以在實際支付或收到銀行的計息通知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歸還本金時一并支付、且數額較大的,為了正確計算各期的盈虧,應采用預提的辦法,先按月預提,計入當期損益,到期在進行支付。
一般性保護條款
(1)對借款企業流動資金保持量的規定,其目的在于保持借款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
(2)對支付現金股利和再購入股票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限制現金外流;
(3)對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投資規模的限制,其目的在于減小企業日后不得不變賣固定資產以償還貸款的可能性,仍著眼于保持借款企業資金的流動性;
(4)限制其他長期債務,其目的在于防止其他貸款人取得對企業資產的優先求償權;
(5)借款企業定期向銀行提交財務報表,其目的在于及時掌握企業的財務情況;
(6)不準在正常情況下出售較多資產,以保持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能力;
(7)如期繳納稅費和清償其他到期債務,以防被罰款而造成現金流失;
(8)不準以任何資產作為其他承諾的擔?;虻盅?,以避免企業負擔過重;
(9)不準貼現應收票據或出售應收賬款,以避免或有負債;
(10)限制租賃固定資產的規模,其目的在于防止企業負擔巨額租金以致削弱其償債能力,還在于防止企業以租賃固定資產的辦法擺脫對其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投資和負債的約束。
特殊性保護條款
(1)貸款??顚S?;
(2)不準企業投資于短期內不能收回資金的項目;
(3)限制企業高級職員的薪金和獎金總額;
(4)要求企業主要領導人在合同有效期間內擔任領導職務;
(5)要求企業主要領導人購買人身保險;等等
長期借款的利息率通常高于短期借款,但信譽好或抵押品流動性強的借款企業,仍然可以爭取到較低的長期借款利率。長期借款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浮動利率通常有最高、最低限,并在借款合同中明確。對于借款企業來講,若預測市場利率將上升,應與銀行簽訂固定利率合同;反之,則應簽訂浮動利率合同。
除了利息之外,銀行還會向借款企業收取其他費用,如實行周轉信貸協定所收取的承諾費、要求借款企業在本銀行中保持補償余額所形成的間接費用。這些費用會增大長期借款的成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短期借款百度百科-長期借款
長期借款利息是計入“應付利息”還是“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
長期借款的利息要根據還錢的情況來分析,因為題目所述的情況里面是一次還本付息,故應該計入“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
長期借款利息計算方式如下:
(1)長期借款如果是一次還本,分期付息,那么就應計入應付利息科目中。
(2)長期借款如果是一次還本付息,則應計入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中。
擴展資料:
設置“長期借款”賬戶,用來核算各種長期借款的借入、應計利息、歸還和結欠情況。該賬戶屬于負債類,其貸方登記借入的款項及預計的應付利息;借方登記還本付息的數額;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數額。
該賬戶應按貸款單位設置明細賬,并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需要說明的是,預計的長期借款利息應通過“長期借款”賬戶進行核算,而不是記入“預提費用”賬戶。長期借款費用應根據長期借款的用途和期間分別記入
“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賬戶。
企業借入長期借款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是將借款存入銀行,由銀行監督隨時提??;
二是由銀行核定一個借款限額
,在限額內隨用隨借,在這種方式下,企業在限額內借入的款項按其用途直接記入“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賬戶。企業長期借款的償還也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也可以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還可以是分期還本付息。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長期借款
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長期借款利息費用應計入什么科目
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的長期借款利息費用應計入哪個科目
計提時計入“應付利息”
長期借款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按以下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費用(不用區分是籌建期或生產經營期)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費用,屬于籌建期間的計入管理費用,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計入財務費用
賬務處理(分期付息,采用合同利率計息):
借:管理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且屬于籌建期間
財務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且屬于生產經營期間
在建工程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制造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研發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貸:應付利息
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的長期借款利息費用可能計入的賬戶有:
B管理費用
C財務費用
D在建工程
B管理費用----開辦期間的借款利息記在這里
C財務費用----正常的利息都記在這里
D在建工程----工程建設期,專門的借款利息需要資本化,就記到這里
發生的“借款利息”計入哪個科目
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長期借款利息費用應計入財務費用科目。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匯兌凈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等。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借款利息應計入哪個科目
需要根據借款用途區別對待,具體如下:
1、屬于公司籌建期間的,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于生產經營開始當月一次轉入損益。
2、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計入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
3、屬于與購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專門借款的借款費用,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按規定應予以資本化的,計入有關固定資產的購建成本,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
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發生的借款費用以及按規定不能予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歸還長期借款時,借記“長期借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擴展資料:
利息收入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確認的利息收入,包括發放的各類貸款(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貼現和轉貼現融出資金、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與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同業等)之間發生資金往來業務、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實現的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業務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等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利息調整”等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無余額。
法律依據
利息收入的范圍
“利息收入”,是指納稅人購買各種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利息、外單位欠款付給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摘自《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五條、《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七條)
一、債券投資利息收入的確認
國家計委發行的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應照章納稅。對企業購買財政部發行公債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企業所得稅。(摘自財稅字[1995]81號)
二、申購資金被凍結期間存款利息的處理
股份公司取得的申購新股成功(中簽)投資者的申購資金被凍結期間的存款利息,視為股票溢價發行收入處理,不并入公司利潤總額征收企業所得稅。
股份公司取得的申購無效(不中簽)投資者的申購資金被凍結期間的存款利息,應并入公司的利潤總額,如數額較大,可在5年的期限內平均轉入,依法征收企業所得稅。
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者申購新股資金被凍結期間的存款利息,如不能在申購成功和申購無效的投資者之間準確劃分,一律并入公司利潤總額,依法征收企業所得稅。(摘自財稅字[1997]13號)
三、鐵路債券的利息所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及有關規定,納稅人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不計征企業所得稅,但其他債券的利息應當納稅。因此,企業購買鐵路債券的利息所得,應照章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十八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五)項所稱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構成權益性投資,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業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 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科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利息收入
企業長期借款的利息計入什么科目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借款利息,借方計入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貸方計入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核算。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借款利息,計提的時候賬務處理是,
借:財務費用,
在建工程等科目,
貸:長期借款—應計利息。
長期借款的利息在籌建期間應該記入什么會計科目
計提時計入“應付利息”
長期借款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按以下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費用(不用區分是籌建期或生產經營期)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費用,屬于籌建期間的計入管理費用,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計入財務費用
賬務處理(分期付息、采用合同利率計息):
借:管理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且屬于籌建期間
財務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且屬于生產經營期間
在建工程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制造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研發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
貸:應付利息
長期借款利息,屬于籌建期間,應計入管理費用;屬于生產經營期間,應該計入財務費用;購建固定資產時,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入在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屬于財務費用;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