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了人賠了錢還要坐牢嗎(對方出了諒解書還用判刑嗎)
車禍撞死人全責要坐牢嗎
法律分析:正常行駛撞死人需要賠償,但是不用坐牢。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開車撞死人判刑的條件是死亡一人以上,并且駕駛員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相反如果機動車駕駛員在正常開車的情況下撞死人的,是不會被判刑的。所以關于開車撞死人會不會被判刑的關鍵在于,機動車駕駛員是否違法交通運輸管理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撞死了人全責賠了錢要做幾年牢
撞死人負全責,涉嫌交通肇事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沒有違反交通運輸法規,不需要判刑。
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一般賠償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賠償金額沒有明確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以及受害人親屬為喪葬事宜支付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其他合理費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賠償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賠償精神損害。
死亡賠償金金額的具體計算方法
1.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被訴法院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倍;20年(60歲以上者: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2.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倍;20年(60歲以上者: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3.60周歲以下人員:死亡賠償金=上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倍;20年
4.60-75周歲人員: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倍;
5.75歲以上人員:死亡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5倍。
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
1、一般主體
即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主體不能理解為在上述交通運輸部門工作的一切人員,也不能理解為僅指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駕車人員,而應理解為一切直接從事交通運輸業務和保證交通運輸的人員以及非交通運輸人員。
2、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交通運輸,是指與一定的交通工具與交通設備相聯系的鐵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運輸,這類交通運輸的特點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緊相連,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危害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公私財產的廣泛破壞,所以,其行為本質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3、主觀方面:過失
主觀要件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在違反規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駕車、強行超車、超速行駛等,但對自己的違章行為可能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應當預見而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了嚴重后果。
4、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違反交通管理法規,是指違反公路、水上運輸中的勞動紀律、交通規則、操作規程等。雖然有交通事故發生,但沒有違反交通規則的,不構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如果是假造交通事故,實際上就是故意將受害人給撞死的,按照故意殺人罪定罪的,涉嫌故意殺人罪,就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交通肇事罪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方全責開車撞死人,賠了65萬,得到了死者家屬諒解書,聽說這樣就免于起訴,不坐牢了??法律這樣漏洞嗎?
如果積極的賠償并得到死者家屬的諒解,由于交通肇事主觀上是過失,加上積極的賠償,并取得受害人家屬的諒解,這些都是可以減輕處罰的法定事由,但是可以減輕處罰不等于不追究責任,檢察院依然要例行公式審查起訴,由法院作出最終是否承擔責任的判決,但是有可能檢察院也可以酌定不起訴。
法律分析
開車撞死人,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情況下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書,到法院可以判緩刑。法官會從量刑情節方面做出考量,社會危害性不大等等,一般會判處緩刑,但是是否判處緩刑全在于法官的裁量權。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無疑應歸為嚴重交通事故一類,雖然生命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但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并不是人生的終結,隨之而來還有殯葬、被撫養人生活等事宜亟待解決,因此,需要全面了解死亡賠償項目與相關標準。受害人死亡的,除了賠償人身損害造成的各類費用之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標準,應特別注意被撫養人的年齡與勞動能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把人撞死了賠錢還要坐牢嗎
法律主觀:
撞死人構成犯罪賠錢后也還要坐牢的。交通肇事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被判處實體刑的,即使賠了錢也是要執行刑罰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全額賠付,要坐牢嗎
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全額賠付,要坐牢。保險公司全額賠付屬于民事賠償,民事賠償后并不意味著可以免除刑事責任。開車撞死人,構成交通肇事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體。是指所保護的重大交通運輸安全。因為只有交通肇事并產生重大后果的,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僅僅是交通肇事而沒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同樣也不是所保護的社會關系,不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客體;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3、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實踐中主要是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對于未滿16周歲,已滿14周歲的人駕駛機動車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也成立過于自信的過失。交通肇事罪所強調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于發生事故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至于對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規定的注意義務,則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過失,不影響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于其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持一種故意的心理態度,那么該行為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以及其他相關犯罪論處,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撞死人,現在被起訴到法院,如果法院判下來,我們把錢給了,造事者還要坐牢嗎?
如果被告人對被害人家屬賠償并取得諒解協議的,法院會從輕處罰,但一般不會免于處罰,不過有機會爭取緩刑。
相關規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開車撞死了人,但是有200萬元的商業險,還要不要坐牢?
對于開車撞死了人,但是有200萬元的商業險,還要不要坐牢這個問題,作為一名山東大學法學院的博士生,我認為需要從兩個方面分析。
一、要看你對事故的發生承擔何種責任
如果你承擔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話,那么需要承擔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但是如果你只承擔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甚至沒有責任的話,你是不會承擔刑事責任的。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發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責任的,構成交通肇事罪,需要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也就意味著,只有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才會構成交通肇事罪,才有坐牢的可能。
二、如果構成交通肇事罪,能否判處緩刑要看是否取得對方諒解
保了200萬的商業險,那么意味著如果保險公司全部賠償的話就會有220萬元的賠償限額(根據現在的規定,交強險限額為20萬元)。在任何城市,死亡賠償金加上喪葬費等費用也不會到這個數額,所以說從理論上而言,保險公司的錢是足夠賠的。
然而,保險公司存在一系列拒賠的情形,需要看你有沒有這些情形。比如是否存在酒駕、毒駕的行為,是否屬于無證駕駛的行為,是否存在肇事后逃逸的行為,以及是否屬于私家車做營運使用等等。如果都沒有以上這些拒賠的情形,那么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自己一般情況下只需要出一個精神撫慰金就可以了。
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我買了充足的保險,所有的賠償包括精神撫慰金都應該由保險公司來承擔呀。理兒可能是這個理兒,然而,根據刑事訴訟法解釋的相關規定,但凡涉及到刑事案件的,不賠償精神撫慰金。
由此可見,只要構成了交通肇事罪,那么保險公司只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醫療費等直接損失,而不賠償精神撫慰金。那么這樣的話,對于被害人來說就是一個損失了,而這個損失就只能由犯罪嫌疑人,也就是侵權人、肇事司機來補償了。
從司法實踐中而言,多數的被害人親屬都是通情達理的,只要被告人能夠拿出精神撫慰金的部分予以補償,都會出具諒解書,而法院基本上也是會根據諒解書而直接判處緩刑的。當然,也存在有的被害人親屬獅子大開口的情形。比如少了30萬、50萬不干,那這對侵權人來說其實就挺不公平了。
不過,隨著近些年來司法體系的不斷地完善,很多法院也越來越愿意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也就是讓被告人將相當于精神撫慰金的數額,或者略高于精神撫慰金的數額,暫存至法院。法院直接判處被告人緩刑,之后,法院再次將此筆款項返還被害人親屬。
當然,如果侵權人經濟基礎比較雄厚,那么即便保險公司拒賠,或者即便被害人親屬獅子大開口,他也是極有可能拿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