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法賠償1000元賠償條件(食安法賠償1000元賠償條件是什么)
水果發霉能賠1000元嗎
消費者買到腐爛水果依法向超市索賠的行為應該得到支持,1000元賠償金的要求也有一定【法律依據】,但是否對超市進行行政處罰,要咨詢當地的食藥監局等行政部門,目前各地的執法情況并不統一。
霉變食品最低賠償1000元,根據最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痹谑称钒踩ó斨幸幎?,如果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話,那么廠家面臨的賠償金額最低為一千元。在一千元的基礎之上,如果還給消費者帶來了其他惡劣影響的話,消費者都是可以要求商家進行賠償的。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法律依據】:《食品安全法》第十六條: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表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相關信息通報同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并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進一步調查。
9元發霉食品賠償賠一千嗎
你好,如果你用9元購買的食品,有發霉的情況,如果在保質期內,是商品的質量問題,你可以跟商家協商,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按照食品價格的十倍進行賠償,不足一千元賠償一千元。如果商家不賠償,可以向工商局投訴。
工商局投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出現以下情況下可以打工商局投訴電話:
1.當您的權益受到侵害,被投訴方屬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
2.當您在消費過程中,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3.當您發現假冒偽劣商品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時請您撥打12315投訴電話,我們將幫助您調解糾紛;如發現經濟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依法查處。
以工商局投訴商家流程為例:
一、可以要求賣家提供賣家資料,否則可以投訴或起訴淘寶。
二、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工商部門受理投訴的流程如下:
1、消費者投含源訴: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前往工商部門等形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說明投訴事項和理由;
2、工商部門受理投訴:如消費者投訴事項符合要求,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七個工作日之內受理投訴并記錄相關信息;
3、在六十日內,消費者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組織調解,并告知當事人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人員等,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制作調解書并歸檔。
三、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談李態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無生產日期最低賠償1000
你有權向經營者提出商品價款10倍的賠償,如果10倍高于1000元按照10倍計算,如果10倍不足1000元按照1000元計算!也就是說最少也要賠償1000元!哪怕你買的商品只有1元錢,也可以要求1000元的賠償!依據的是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五十四條,以及一百四十八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六)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十)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條,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另外,并不是沒有食用就不需要賠償,這是錯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以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立法目的,其規定的十倍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并不是建立在消費者實際遭受或實際需要填補損失上的,也就是說,該十倍懲罰性賠償金的支付不是以造成消費者實際人身財產損害為前提。只要超市銷售了過期食品,其行為就違反了法律規定,購買者就有權要求10倍賠償,不足1000元為1000元!如果食用了,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除了可要求10倍賠償以外還可以要求損失的3倍進行賠償!另外,如果你不是普通消費者是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在食品和藥品領域,你依舊可以向商家主張賠償,因為最高人民法院有明確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因食品、藥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藥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此法條的意思是,在食品和藥品領域,如果經營者以你知假買假為理由進行抗辯或者不予賠償的話,法院不支持這種說法,也就是說,食品藥品領域支持知假買假!除了最高法的司法解釋以外,全國人大的法辦函181號文件也明
食品安全法賠償1000元的前提
一、食品安全法148條解讀1000元
1、《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2、對于本條規定,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并且是生產者故意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時,消費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請求賠償金,數額為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但如果價款的十倍或者損失的三倍未達到1000元,消費者可以直接請求1000元的賠償金。
3、例如食品價款為20元,價款的十倍僅僅為200元,那么消費者可以直接請求1000元而不是200元的賠償金。
4、法律依據:《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二、食品安全法148條懲罰性賠償適用前提條件有哪些
1、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主觀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缺陷產品仍然生產或者銷售;
2、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事實,即造成了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造成除此之外的其他損害后果的情形不能主張懲罰性賠償;
3、因果關系成立,被侵權人的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是侵權人生產或者銷售的缺陷產品造成的。
4、生產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三、十倍賠償的構成要件中“產品具有實害”如何認定
1.“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問題。
(1)這里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內容分析如下:
第一款規定的是,對“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進行損失賠償的“首負責任制”。適用第一款規定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即要求“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
第二款規定的是,對“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消費者可以主張“懲罰性賠償”。適用第二款的前提條件,是“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即不要求
“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
(2)由此可見,該兩款規定的適用前提條件,均包含“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之要求。因而,適用該法第148條的關鍵,在于對“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問題的理解與判斷。
2. 運用體系解釋方法進行理解。
(1)對《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的理解,不能孤立地只看第148條的內容,而應當結合《食品安全法》的其他相關法律規范,采用體系解釋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及理解。
(2)在《食品安全法》中,與懲罰性賠償問題相關的法律條文及其要點有三處:一是第148條第1款,關于“賠償前提為消費者受到損害和有實際損失”的規定。二是第148條第2款,關于“對產品標簽瑕疵且不導致消費者誤導的不予懲罰性賠償”的規定。三是第150條第2款,關于“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規定。
3.從以上法律規范的內容,可以得出如下認識結論:第一,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可以要求生產者、經營者承擔“損失賠償”責任及“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必須是產品存在實際危害,即產品必須是在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第二,如果產品不存在實際危害,僅是在標簽、說明書等方面存在瑕疵,除了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以外,則不屬于“損失賠償”及“懲罰性賠償”的情形。
4.可見,產品必須是在實質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才能適用《食品安全法》第148條關于“損失賠償”和“懲罰性賠償”的規定。產品如果在實質上沒有危害,僅是在形式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對此雖然可以在行政管理上作為違規情形處罰,但是不能作為符合《食品安全法》第148條“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的情形處理。
如何看待男子 9 塊 9 賣父親自制酸菜被買家索賠1000元?
新聞之所以上熱搜,關鍵在于“老農”“哭泣”“自制腌菜”“十倍賠償”。順著這個邏輯說一下這個過程。
1、為什么在網上購買“自制咸菜”的消費者有理由要求十倍的賠償呢?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另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1條“生產經營未標明生產者名稱、地址、成分或者配料表,或者未清晰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消費者主張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法律、行政法規、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標簽標注事項另有規定的除外?!?/p>
新聞中購買咸菜的消費者就是以“自制咸菜”系預包裝食品,沒有生存日期、保質期的三無產品來索賠。消費者預先設定,自制咸菜就是預包裝食品,進而應當《食品安全法》為規定懲罰性賠償主張損失。
2、為什么說“自制咸菜”不是預包裝食品?
首先,《食品安全法》對于“食品”和“預包裝食品”都有明確的定義,“食品是指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但是新聞中的咸菜加上了包裝就一定是“預包裝食品”嗎?事實并非如此,從食品安全的對于預包裝食品的定義可以看出是預先包裝進而再出售的,老人家自制的咸菜最多也只是放在瓶瓶罐罐的容器里怎么能算預先包裝呢?后期在網上銷售為便于運輸,尤其為防止菜液滲漏采用了塑料袋子包裝的形式,生產過程中的預先包裝完全兩回事。
3、自制咸菜不能按照《產品質量法》中的“食品”或者“預先包裝食品”要求十倍賠償。
十倍賠償有前提,并非所有三無產品都應當十倍賠償,《產品質量法》第148條規定的很明確“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標簽和說明書內容雖然不符合產品規定,但是不影響食品安全,不會誤導消費者的不能主張十倍賠償。
“自制咸菜”應當屬于初級農產品,這個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里有定義“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這樣讀起來有循環定義的意思,好像還是不太明白。
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在2004年4月4日《關于開展農產品連鎖經營試點的通知(商建發[2005]1號)》通知中的【附件:食用農產品范圍注釋】有相對比較明細的界定,該附近中提到“食用農產品是指可供食用的各種植物、畜牧、漁業產品及其初級加工產品,(4)腌菜、咸菜、醬菜和鹽漬菜等也屬于食用農產品范圍”。
所以呢,農民自己基于農產品本身稍作加工即出售的并非《產品質量法》嚴格意義食品或者預先包裝食品?!懂a品質量法》主要是約束工業食品加工,在食材的基礎上對于食品進行整體上味道、形狀、外包裝等等的一個操作過程;而初級農產品只是對于農業產品收工式地加工,兩者之間有完全的區別。不是說初級農產品就完全沒有質量或者安全標準了,這個在《產品質量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供食用的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責任,不管是工業食品還是初級農產品,只要是入口的東西,安全永遠是第一的。
吃出異物賠償1000元還是十倍賠償
吃到異物賠償1000元
可向食品生產者或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另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根據《食.
最高可以獲得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 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市藥監局食品安全監察處也經常接到類似的食品安全投訴.“飯店有義務提供質量合格的飯菜和服務,菜中有異物,屬于飯菜質量不合格,構成違約.按照道理,應向消費者十倍價款賠償.”
外賣吃到頭發賠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