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說法錯誤的有
下列關于民事糾紛訴訟的說法,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答案】:C
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
A項正確,《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p>
B項正確,《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
C項錯誤,《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鶎尤嗣穹ㄔ夯蛘咚沙龅姆ㄍタ梢援敿磳徖?,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p>
D項正確,《民事訴訟法》第十三章簡易程序第一百六十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p>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下列關于民事訴訟自認及其法律后果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2005—3—70,多)
【答案】:ACD
本題中的自認,就是《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8條中規定的承認。根據此規定,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除外。A項屬于身份關系案件,不能自認,A項錯誤。依據該規定,對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另一方當事人既未表示承認也未否認,經審判人員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這就是默示承認,B項說法正確。C項說法也在此規定中可找到依據,根據該規定,當事人委托代理人參加訴訟的,代理人的承認視為當事人的承認。但未經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訴訟請求的除外。經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可以承認對方訴訟請求,自然也可以通過承認事實而間接地承認對方的訴訟請求,因此C項說法錯誤。D項所述為承認的撤回,依據該規定,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撤回承認并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承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且與事實不符的,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梢姡坊爻姓J有一定條件,不能像D項所述那樣撤回,D項說法錯誤。本題答案為A、C、D。
下列關于法律關系說法,錯誤的是()。
【答案】:A
本題考查法理學。
A項錯誤,法律關系是由于法律規范的存在而建立的社會關系,沒有法律規范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與之相應的法律關系。所以,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的社會關系。
B項正確,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它是法律化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明確的、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權利和義務可以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權當事人在法律的范圍內自行約定的。所以,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C項正確,法律關系是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構成。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是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聯系在一起的中介,沒有法律關系的客體作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關系。因此,客體是構成任何法律關系都必須具備的一個要素。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法律關系主體間在一定條件下依照法律或約定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人們之間利益的獲取或付出的狀態。
D項正確,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以下幾類:1.自然人。2.機構和組織(法人)。3.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國家也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成為法律關系主體。例如,國家作為主權者是國際公法關系的主體,可以成為外貿關系中的債權人或債務人。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