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前老賴通過離婚財產轉移(起訴前老賴通過離婚財產轉移案件)
起訴前財產轉移有效嗎
如果有證據表明,財產的轉移是無效的。起訴前轉移財產在一般情況下,是不算犯法的,但是如果是為了惡意逃避債務等目的轉移財產的,涉嫌違法。對方當事人有權請求法院撤銷其轉移財產的行為,即使當事人具有依法處分其個人合法財產的權利。
離婚的財產轉移:
1、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2、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在司法實踐的處理時,一般應把隱藏、轉移、毀損的財產作為隱藏、轉移、毀損、變賣的財產的一方分得的財產份額,對另一方的應得的份額應以其他夫妻共同財產折抵,不足折抵的,差額部分由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的一方折價補償對方。
法律規定明確了發現一方轉移財產該怎么辦,但法律要求是以證據說話,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未轉移財產一方要舉出證據證明對方隱匿了財產,隱匿了多少,如果舉不出證據,就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庭地位偏低的當事人在離婚分割財產時,常處于證據收集的劣勢。且目前家庭資產狀況又日趨復雜,除了住房,還有股權、經營權等,發生離婚訴訟時,一方隱匿、轉移財產,甚至編造假債務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受害方對新型的理財方式不了解,或者根本就不知情;不知到一方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每天見到的就是明處的這些東西,對于暗處的一無所知,那么,就無法完成法律要求的證據收集任務;當客觀事實不能被完全證明時,只能尊重法律的真實,也只能看著本屬于自己的財產歸屬他人。
當一方提起離婚訴訟后,對方往往會聞風而動,轉移夫妻共有財產。因此,原告在起訴前,先不要打草驚蛇,應當積極收集夫妻共有財產的證據。
解決債務人轉移財產:
1、行使撤銷權。如果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提起確認轉移財產逃避債務行為無效之訴;
2、財產保全。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
3、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4、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撤銷權行使的方式:
1、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行使撤銷權必須由債權人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作出撤銷債務人行為的裁判,才能發生撤銷的效果。
2、如果債權為連帶債權,則所有的債權人可以共同行使撤銷權,也可以由連帶債權人中的一人提起訴訟。如果數個債權因同一債務人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則各個債權人均有權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但其請求的范圍僅限于各自債權的保全范圍。
撤銷權被告的確定:
依請求權說確定撤銷之訴的被告。請求權說將債權人撤銷權理解為純粹的債權請求權,是債權人直接請求受益人返還因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行為所受利益的權利,這里的撤銷只是返還請求的前提,而并非是對債務人與受益人之間不當處分行為的否定。
因此,撤銷訴訟屬于給付之訴,被告人為受益人,如果受益人又將該財產轉讓出去,那么,債權人也可以以轉得人為被告,此時的被告并不涉及到債務人。該理論的優點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第三人的影響,符合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創設的宗旨。
但是,該理論在法律條文上難以找到依據,并且,在僅需撤銷債務人與受益人之間的不當處分行為即可達到目的的情況下,如債務免除、拋棄等,此時無需請求返還,該理論對此難以做出合理的解釋。這種理論已經基本上沒有立足之地。
極端的形成權說與兩訴合并的形成權說均認為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訴訟的結果是使得債務人的行為或其與受益人之間的不當處分行為溯及的消滅其效力。因此,債權人依據實體法上的形成權所提起的訴訟為形成之訴,以行為的當事人為被告。
依形成權確定被告的方法:
1、如果債務人行為為單獨行為時,應以債務人為被告;
2、如果債務人行為為雙方行為時,則應以債務人與受益人為共同被告;
3、如果債務人行為為雙方行為,只是達成協議并未實際轉移占有時,則應以債務人為被告,受益人不應列為被告。
責任說與前兩種形成權說略有不同,依據責任說的觀點,撤銷的效果是使受益的第三人處于以其取得的財產對債務人的債務負責的狀態,換言之,受益的第三人只是被置于一種物上保證人的地位(物的有限責任),因而對于債務人的地位并沒有發生任何影響,此時,撤銷權訴訟的被告是受益人或者轉得人,而不必以債務人為被告。
依折衷說確定撤銷之訴的被告。折衷說認為,債權人撤銷權兼具撤銷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行為和請求財產返還兩種性質,是撤銷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行為、請求歸還脫逸財產的權利。
在債權人不主張歸還脫逸財產,而只請求撤銷不當處分行為的情形下,此時的撤銷訴訟就是形成之訴,折衷說與形成權說在這種場合是一致的,均以行為的當事人為被告,即債務人行為為單獨行為時,應以債務人為被告;
債務人行為為雙方行為時,則應以債務人與受益人為共同被告。債權人既請求撤銷債務人的不當處分行為,又請求歸還脫逸財產,此時的撤銷訴訟就是形成之訴和給付之訴,應以債務人與受益人或轉得人為被告。
非法轉移財產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轉移存款。這種轉移比較簡單,一般會設立新的賬戶,通過長期將存款轉移到新辦理的賬戶里,如果另一方未察覺,且不知道新的賬戶存在,很難查到對方賬戶中的財產;
2、用私下贈予財產轉移,這種需要人配合,但對于轉移的人來說風險也是很高的;轉移房產。一般是私自隱匿擁有的房產信息、私自將房產過戶到他人名下,套取現金。整個交易過程及所有交易信息都會在房地產交易中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套取大量現金,并尋找消耗的理由進行掩飾;
3、轉移公司資產或股權。有轉移公司流動資金、制造虛假借款等,具體說來就是將所占股權化小或化零,造成沒有股權或甚至欠外債的表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條 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第八十四條 當事人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日起計算。
老賴假離婚轉移財產怎么辦
老賴和妻子假離婚轉移財產的,按離婚轉移財產的處理。相關法律上并沒有假離婚的概念,只要辦理了離婚手續,那么就是離婚了,雙方之間再也不存在婚姻關系。夫妻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4、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
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欠債人被起訴前就離婚并轉移財產
法律分析: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
欠錢不還,離婚將財產轉移到妻子名下,還能強制執行嗎?
欠錢不還,離婚將財產轉移到妻子名下,還能強制執行嗎?
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申請人應當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案件線索;被執行人應事先匯報財產;法院理應通過互聯網實行查控系統軟件進行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早已租賃或是開設貸款擔保等權利負擔,存有一共有及其所有權爭議的情況,理應一并匯報;被執行人的房屋產權在第三人名下的,也應當一并匯報。被執行人自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提交報告之日,財產情況發生以下變動的,理應一并匯報:轉賣或租賃財產的;在財產上建立抵押權等權利負擔的;舍棄債務或增加償還期限的;
開支大額資金等其他危害債務達到的財產變化。做為被執行人另一半一方,要不是共同債務,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本人財產利益呢?下邊也是有三點提議,供大家參照:再行提起民事訴訟,確定自己獨有的財產市場份額。給執行法官遞交書面形式執行異議之訴,書面形式質疑假如被駁回,能夠提到執行異議之訴,認為自已的本人財產市場份額,法院理應審理并采取。做為被執行人另一半,盡管不能通過法律程序尋找法院并對一同財產解除查封,但是可以在競拍后,憑著對該財產具有一半份額的憑據,明確提出分派房屋拍賣款的50%。
夫妻兩人私底下離異,協議書財產歸被執行人另一半一方,負債自己承擔,法院能夠實行其上一任戶下財產嗎?答:無法直接實行。需撤消其離婚協議書內財產切分事宜后,即可實行被執行人市場份額里的財產。日常生活,常有人說自己的借款人假離婚買房了,把財產所有拿了另一半。實際上,在法律關系上并沒假離婚買房這樣的說法,一般而言:假如被執行人在負債造成后,明知道自已的免費贈送個人行為會對債權人的利益的情形下,仍然果斷把自己的財產贈送另一半方,該方式早已嚴重影響了債務人債權的完成??梢砸婪ú﹄x婚協議書內,財產切分事宜一部分給予撤消。
換句話說,夫婦私底下協議書離婚分割財產,是很難抵抗債權人的,該協議書只對夫婦內部結構合理。當執行完畢后,被執行人另一半一方,可以按離婚協議書財產切分事宜,向被執行人明確提出起追索。值得關注的是:撤銷權履行也是有期限的,要在債務人了解或應當知道的時間也逐漸算,一年之內提出訴訟,超出五年,則債權人的撤銷權全自動解決。
如果老賴在被起訴前早已轉移財產,債權人該怎么辦
如果老賴在被起訴前早已轉移財產,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債務人也就是老賴,為了故意不履行債務義務的,影響到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而故意作出轉移財產的行為,債權人是有權利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老賴的行為。
法律分析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賴會通過假裝離婚、故意轉移自己名下的財產等形為來躲避債務。對于老賴的這種躲避債務的行為,法律上為了保護債權人利益,規定撤銷權制度。撤銷權制度指的就是當發現老賴用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格或者是無償的方式來轉讓自己名下的財產,對債權人造成了損害,導致債務不能清償,并且還讓債權人知道以上情形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老賴轉移資產的行為,當然僅限于債權的部分,并且,向法院申請撤銷的費用,可以讓債務人來負擔。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最主要的情形有以下三種:一、債務人放棄到期的債權;二、債務人無償轉讓給別人自己名下的財產;三、債務人用不合理的低價來轉讓自己名下的財產。如果老賴符合三種規定之一,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老賴的財產轉讓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四十條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